環境學院陳達團隊ES&T:在建立基于污染物暴露特征的跨胎盤轉運趨勢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

發布者:太阳集团1088vip發布時間:2023-03-20浏覽次數:124

全球範圍内母嬰人群受到環境有機污染物的暴露風險,包括PAHsOCPsPCBsPBDEsPFASs,以及其他一些有機污染物等。環境污染物突破胎盤屏障侵入胎兒生命系統,是其影響胎兒發育健康的直接途徑。環境流行病學分析已揭示,臍帶血中的污染物濃度與出生結局及新生兒健康緊密相關,如胎兒宮内發育不良、低出生體重、早産、巨嬰兒,甚至對整個生命周期健康以及成年疾病發生有潛在的風險。因此,了解污染物能否通過胎盤屏障進入胎兒生命系統及其跨胎盤轉運效率,是闡述宮内暴露對後代健康影響的重要基礎。

 

太阳集团app首页環境學院李靜博士、陳達教授等基于環境流行病學報道數據與理論模型,建立了基于分子描述符的化合物跨胎盤轉運能力預測模型,在衆多環境污染物中,篩選出51種具有顯著跨胎盤轉運能力的有機污染物,在化合物的1790個代表性分子描述符中,篩選出15個分子描述符,可用于對新污染物跨胎盤轉運系數的準确預測;此外,闡述了胎盤膜轉運蛋白在污染物跨胎盤主動轉運中的重要作用,發現部分污染物能同時與多個重要的轉運蛋白有效結合,揭示了污染物與胎盤膜轉運蛋白結合親和力的化學特異性,為研究污染物的母嬰傳遞機制提供了新的思路

1不同污染物的跨胎盤傳遞趨勢存在顯著差異(1a);基于分子描述符模型有效預測了污染物的跨胎盤轉運效率(1b, c);基于計算模拟發現污染物與胎盤膜轉運蛋白有較好的結合親和力(1d, e

  

相關成果近期發表在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期刊上。該研究得到廣東省創新創業研究團隊計劃(No. 2016ZT06N258)、國家自然科學基金(No. 21777059, 41977373)和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No. 2016ZT06N258)的聯合資助。

Jing Li, Xiangfei Sun, Jun Xu, Hongli Tan, Eddy Y Zeng, Da Chen*. Transplacental transfer of environmental chemicals: roles of molecular descriptors and placental transporters. Environ. Sci. Technol. 2021, 55, 1, 519–528.

論文鍊接:https://pubs.acs.org/doi/abs/10.1021/acs.est.0c06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