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學院曾力希團隊ES&T:揭示了對苯二胺類抗氧化劑及其醌類轉化産物在城市河流、河口、海岸和深海沉積物中的污染狀況和傳輸規律

發布者:太阳集团1088vip發布時間:2023-03-31浏覽次數:1050

對苯二胺類抗氧化劑(PPDs)是一類重要的合成抗氧化劑,廣泛用于橡膠制品中,如輪胎、鞋子、皮帶和手套等。由于這些橡膠制品添加了大量的PPDs,它們在使用過程中,如輪胎磨損,會導緻PPDs排放到環境中,造成污染問題。不僅如此,研究發現有些PPDs在環境中還能轉化成毒性更強的醌類轉化産物(PPD-QsN-(1,3-二甲基丁基)-N′-苯基-對苯二胺(6PPD)可轉化成6PPD-Q,後者是導緻美國西北海岸城市河流中銀大哈魚的大量死亡的元兇因此,研究環境中,尤其是大地理尺度水環境中,PPDs及其轉化産物PPD-Qs的污染特征和環境行為具有重要意義。

鑒于此,太阳集团app首页環境學院暨廣東省環境污染與健康重點實驗室曾力希教授、2021級碩士生李奕及其合作者以珠三角河流、珠江口及南海為研究區域,采集了城市河流、河口、海岸和深海沉積物樣品各32212012個,采用液相色譜-串聯質譜技術對沉積物樣品中7PDDs4PPD-Qs進行了測定,系統分析了珠江三角洲、珠江口、南海海岸和深海地區沉積物PPDsPPD-Qs的污染水平及區域差異。結果發現7PDDs4PPD-Qs均能在四類沉積物檢出,并且總濃度呈現城市河流(中位濃度:39.715.2 ng/g>河口14.05.85 ng/g>海岸9.472.97 ng/g>深海5.243.96 ng/g)的空間梯度下降趨勢通過PPDsPPD-Qs濃度比分析,也發現類似空間分布差異說明河流輸送是陸源PPDs進入海洋環境的主要途徑。上述研究揭示了PPDsPPD-Qs大範圍長距離遷移轉化規律,可為進一步研究PPDs的環境行為和生态風險提供科學依據。

 


相關成果近期發表在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雜志上,該研究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1876063220760642227607142277246)和廣東省特支計劃等項目(2019TX05L129)的聯合資助。

 

Lixi Zeng*, Yi Li, Yuxin Sun, Liang-Ying Liu, Mingjie Shen, Bibai Du. Widespread Occurrence and Transport of p-Phenylenediamines and Their Quinones in Sediments across Urban Rivers, Estuaries, Coasts, and Deep-Sea Regions.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23, 57(6), 2393–2403.

 

論文鍊接:https://doi.org/10.1021/acs.est.2c07652